就在加拿大军舰到台海寻衅滋事后的第二天,加方就喊话,应该和中国合作,而不是对抗。对此,加拿大政府是如何考虑的?真的准备赌上无法预估的损失财惠赚,和中国作对吗?
不久前,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表演了一把“航行自由”的戏码,说是为了所谓“促进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结果却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反响。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军舰跑到台海挑衅)
事情是这样的,加拿大的“魁北克”号护卫舰和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号驱逐舰,最近过航了台湾海峡,并且期间还做出了滋扰挑衅举动。
从当时的情况看,解放军东部战区立刻派出了海空兵力,全程监视并警戒这两艘船的行动。加方和澳方的举动,被认为传递了错误信号,增加了地区安全风险。
加澳两国这样做,表面上打着促进地区和平的幌子,但实际上不仅仅是来刷存在感,更是想在中国面前造一造势。
只不过财惠赚,要说加拿大的军舰,能对中国构成什么威胁,恐怕连加拿大自己的军方,都不敢夸下这个海口。更何况,加拿大刚刚在菲律宾近海和美国、澳大利亚来了一场联合演习,紧接着就跑到台海,这波操作背后的考量并不难猜测。
(加拿大海军的几斤几两,根本对我们构不成任何威胁)
那么问题来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这种挑衅行为,到底能有什么实际影响?说实话,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恶心人,如果他们要在实质上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还差得远。在分析人士眼中,这些动静就是给本已紧张的地区形势火上浇油,让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然而,加拿大的外交动作为什么会显得如此拙劣呢?很简单,加拿大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让这出戏显得格外讽刺。
就在加拿大军舰行踪曝光的第二天,加拿大国内的油菜籽行业人士就坐不住了。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而加拿大正是中国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光是2024年,他们向中国出口价值约257.7亿元人民币的油菜籽。然而,加拿大与中国的贸易摩擦,尤其是中方采取的反倾销措施,让整个加拿大的相关行业都开始担忧未来。
(加拿大政府承诺的补贴,并不被国内行业人士买账)
加拿大总理卡尼虽然承诺了3.7亿加元的补贴,来安抚国内的油菜籽从业者,但在面对实际困境时,这些补贴看上去就像是隔靴搔痒。加方行业领袖们纷纷表示,与其花钱给补贴,不如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呼吁加拿大政府取消对中国电动车的关税,以化解两国的贸易争端。
一些种植户甚至直接丢出了实话:如果无法与中国开展正常贸易,未来的损失将不可估量。以萨斯喀彻温省的一名油菜籽种植户为例,他预计,如果因为这场贸易纠纷,导致油菜籽价格下跌1加元,他一年就可能损失15万加元,这样的结果显然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更有意思的是,为了解决贸易争端,加拿大的商务代表团已经准备访华,希望通过谈判的方式化解当前的贸易僵局。这一切都让此前加拿大在台海的军事挑衅,显得有点自相矛盾。你说,一边和中国在经贸领域求和,谋划多赢;另一边却在台海上频繁挑事,这样的“组合技”到底是怎么想的?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省长斯科特·莫称,想来中国面谈)
在分析这些行为背后可能产生的影响时,我们不得不考虑几个关键问题。首先,这些挑衅举动会如何影响中加、中澳关系的未来走向?其次,加拿大国内的经济利益,是否会迫使加拿大政府,在中美博弈中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最后,这场外交和贸易风波对全球供应链以及市场信心可能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如果从广义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加拿大的挑衅动作,很可能只是西方国家更大战略中的一环,在试探性地寻找在东亚施加影响力的新途径。虽然它暂时看似只是一次挑衅,但也许会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成为激发更大冲突的导火索。
总结来说财惠赚,当前的局势是一个复杂的棋盘,各方力量都在精心布局。加拿大在这次事件中的角色多少有些矛盾,既想在战略上发挥作用,又不愿意在经济上承担太大的代价。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加拿大会发现,自己的战略冒险,正在挑战着与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经济联系的重要性。
瑞和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